柑橘黃龍病是柑橘上的毀滅性病害,世界各國農業部門對柑橘黃龍病的防治都極為重視。2020年9月15日,柑橘黃龍病被我國農業農村部列入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
受柑橘種植面積大幅增加、柑橘市場價格出現波動、暖冬常態化等因素影響,柑橘黃龍病反彈明顯,呈散點式爆發態勢。
廣西柑橘行業協會初步調研發現,桂北地區的沙糖桔果園已有近20%嚴重失管或棄管。被棄管的果園一旦爆發木虱,誘發黃龍病后,病害會急速侵襲整個果園并影響周邊區域。預計2021年全區柑橘黃龍病病株率在8%―10%之間,比2020年增加2―4個百分點。
目前國際國內都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法可以根治黃龍病,只能通過預防降低發病率,發現病樹需要及時清除病樹。可防、可控、不可治是共識。
研究表明,柑橘木虱是柑橘黃龍病的唯一傳播媒介,當前防控主要從切斷傳播媒介著手。
為加強黃龍病防控,多地政府部門大力推行統防統治,推廣在早春、春梢期、夏梢期、秋梢期、晚秋梢、冬梢期、砍病樹前噴灑農藥統一殺滅柑橘木虱,砍樹后集中統一燒毀。
近期,針對黃龍病的研究有了突破性進展,為防控黃龍病由被動防御轉為主動進攻提供了新思路。
2022年1月26日,美國佛羅里達大學Nian
Wang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證實柑橘黃龍病是一種病原體觸發的免疫疾病,可通過抗氧化劑(如尿酸、蘆?。┗虺嗝顾鼐徑?。這是柑橘黃龍病發病機制的重大研究進展。該研究首次提出黃龍病是一種免疫介導疾病。研究表明,用赤霉素或抗氧化劑(尿酸、蘆?。﹪姙⑹茳S龍病影響的柑橘葉片可降低韌皮部組織中的過氧化氫濃度和細胞死亡,并減輕黃龍病癥狀。
柑橘黃龍病葉發病率通過赤霉素的治療效果對比
使用赤霉素(左),未使用赤霉素(右)
華南農業大學有關專家表示,該研究闡明了柑橘黃龍病的發病機制。當柑橘受黃龍病菌的侵染刺激,自身的韌皮部組織會產生一些免疫反應,包括胼胝質沉積和活性氧如過氧化氫的產生,導致韌皮部的細胞慢慢死亡,失去運輸營養的功能。但如果用刺激植物生長的赤霉素或抗氧化劑噴灑受黃龍病影響的柑橘葉片,可降低韌皮部組織中的細胞死亡,起到減輕病害的作用。
目前在我國廣大柑橘區,赤霉素普遍用于柑橘保果,國內對赤霉素用來防控柑橘黃龍病的研究目前幾乎為零,實際應用的更是少之又少。當前黃龍病防控的手段還是以防木虱、砍病樹、使用脫毒苗為主,主要針對傳播媒介進行防治,而該項研究從實驗證實赤霉素或抗氧化劑對黃龍病菌危害有抑制作用,是直接作用于病菌危害層面。鑒于以上研究結果,生產實踐中可結合柑橘保果,合理使用赤霉素,作為傳統“三板斧”的補充,既可以減少落果,提高座果率,又可以減輕黃龍病發生,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推薦在柑橘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和第二次生理落果期期使用0.4%24-表蕓·赤霉酸1500倍葉面噴霧。蕓苔素內酯被學術界稱為"逆境緩和激素",作用機理獨特,使用后能夠提高作物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可提高柑橘樹抗病能力,與赤霉素復配使用,有明顯的增效作用。
云耘農業 專注柑橘花椒病蟲害防治 柑橘特效殺螨劑 研發